走进成中

做 最 好 的 自 己 !

82 43 119794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百题知识问答

发布日期: 2009/10/13  阅读: 465  来源:本站转载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百题知识问答

1、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内涵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答: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3、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答: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

答:发展。

6、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答: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抓住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就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发展就不可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发展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一,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第二,发展对于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第三,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

答:以人为本。

8、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答:统筹兼顾。

9、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长期执政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各级党员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切实掌握统筹兼顾这一法宝,有效解决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多样化以及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10、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是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四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

六是坚持改革开放;

七是坚持以人为本。

11、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什么?

答: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13、坚持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4、为什么说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答: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15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6、怎样坚持全面发展?

答:一是推进经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物质基础;二是推进政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三是推进文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力精神支撑;四是推进社会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17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18、如何理解协调发展?

答:协调发展,就是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之间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程序、发展效益等方面比例适当、结构合理,能够达到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共同发展的状态。

19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0、怎样坚持可持续发展?

答:一是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二是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21、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什么?

答: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22、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答:虽然只有两个字的改动,但却有十分深刻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全面要求的发展方式。

23、什么是发展观?

答: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24、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5、科学发展观有哪些特点?

答:一是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特征;

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

三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

四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多样性。

26、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27、将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重点强调的是什么?

答: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8、如何把握经济发展中的辩证关系?

答:两者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又好又快,要求为前提,坚持字当头,好中求快,把握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使较快的增长速度长期保持下去。同时,也是的必要条件。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

29、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是什么?

答:第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第五,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30、科学发展观所涉及的范围及丰富内涵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31、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答:发展。

3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哪些问题?

答:第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二,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第三,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四,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个方面的工作。

33、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是什么?

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4、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是什么?

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1)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坚持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5、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做到哪五个统筹?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哪三个统筹思想?

答: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36、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统筹城乡发展,就是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7、统筹区域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统筹区域发展,就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38、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39、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0、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41、怎样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答: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二是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三是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四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五是要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

4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途径有哪些?

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拉动转变,实现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转变,实现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源和技术进步支撑转变,实现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

4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哪些原则?

答:第一,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第六,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4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做到哪三个方面?

答:第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突破口;

第二,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期任务。

4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46、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答: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

47、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答: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都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重要结合点,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可靠的保证。

4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什么?

答:改善人民生活。

49、坚持改革开放,必须统筹哪几方面的改革?

答: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导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

50、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对全球科技资源的利用。

51、什么是循环经济?

答: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52、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

答:指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有效保护和替代,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并使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

5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一是合理开发资源;

二是节约使用资源;

三是循环利用资源;

四是推行清洁生产;

五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支撑体系;

六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54、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答: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55、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政策措施有哪些?

答:一是完善资源环境政策。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的方针,实行更加严格的资源保护政策。

二是健全相关法规。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标准体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是转变消费模式。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

四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56、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核心和基础是什么?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57、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二OO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8、我国当前经济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

59、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一是高投入;二是高消耗;三是高排放;四是难循环;五是低效率。

60、什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61、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哪些特征?

答:一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二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四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6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6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64、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什么?

答: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65、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总体上应怎样把握?

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66、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1)大力增加投入;

2)强化和完善农业支持政策;

3)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4)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农村改革。

67、建立和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和机制,关键在什么?

答:关键在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

68、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要做好哪些工作?

答:(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2)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3)完善行政监督制度;

4)加强廉政建设。

69、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什么?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7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是什么?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7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什么?

答:改善民生。

7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73民主法治的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74公平正义的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75诚信友爱的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76充满活力的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77安定有序的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78、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的是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答: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9、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什么目的?

答:共同富裕。

80、科教兴国战略形成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1、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什么?

答:自主创新能力。

82、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哪些重大意义?

答: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83、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答: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要始终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要从本地区部门实际出发,采取科学态度,充分估计社会承受程度,充分考察分析市场状况等,使之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学规律。

84、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着重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答:第一,进一步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第二,进一步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三,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第五,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

第六,进一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

85、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哪些更高要求?

答:科学发展观对党引领和推进继续快速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党引领和推进和谐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党驾驭全局把握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

86、今年3月-8月,我市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主要有哪些?

答:市及辖市(区)党政机关;市及辖市(区)人大、政协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人民团体机关;驻常条线机关;市及辖市(区)属企事业单位。

87、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高举一面什么旗帜?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88、我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围绕一个什么主题?

答: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基本现代化。

89、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准确把握哪些原则?

答: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

90、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总要求?

答: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党员干部受教育是基础,科学发展上水平是核心,人民群众得实惠是目的。

91、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实现什么目标?

答: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

92、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明确哪三个着力点?

答: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93、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实现哪五大转变?

答:一是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二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四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五是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

94、市委提出的我市今年三保三促的目标是什么?

答:保增长促发展、保投入促调整、保民生促和谐。

95、学习实践活动要按照哪几个阶段有序推进?每个阶段重点要抓好哪些环节?

答: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重点抓好学习调研、解放思想讨论两个环节;第二阶段:分析检查。重点抓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两个环节;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重点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两个环节。

96、学习调研阶段,要重点读好哪两本书?

答: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

97、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意见中,对市及辖市(区)党委中心组和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有什么要求?

答:市及辖市(区)党委中心组学习不少于3次,市及辖市(区)机关党员集中学习不少于20学时。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学习研讨交流,并深入基层、联系点作学习报告。

98、市委确定的机关党员开展实践活动和解放思想大讨论主题分别是什么?

答:政策惠民、实事利民、服务为民改进作风,开拓创新,增强科学发展能力

99、市委范燕青书记在全市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讲话中,提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突出解决哪六个方面的思想认识问题?

答:一是自以为是;二是认识偏差;三是应付心理;四是形式主义;五是学而不用;六是容易就学。

100、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要努力做到哪四个字

答:一是,就是要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深化学习效果,使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做到真学、真懂、真通。二是,就是要综合运用调研会、座谈会、网络传媒等多种途径,诚心诚意找差距、找原因,切实找准科学发展理念不牢、科学发展思路不清、科学发展劲头不足、产业结构不优、机关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找准领导班子集体和领导个人中存在的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符合的问题。三是,就是要实实在在地开展好调研,实实在在地落实好科学发展的决策,实实在在地整改好若干存在的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真正做到思想认识上水平、科学发展上水平、为民服务上水平。四是,就是要不断探索、完善、构筑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将新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长期巩固好、完善好。